面向对象中的类关系
在学习面向对象设计时,类关系涉及依赖、关联、聚合、组合和泛化这五种关系,耦合度依次递增。关于耦合度,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当一个类发生变更时,对其他类造成的影响程度,影响越小则耦合度越弱,影响越大耦合度越强。
依赖(Dependency)
类A要完成某个功能引用了类B,则类A依赖类B。
依赖在代码中主要体现为类A的某个成员方法的返回值、形参、局部变量或静态方法的调用,则表示类A引用了类B
例如: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使用电脑,于是对电脑产生了依赖。
|
|
关联(Association)
单向关联
双向关联
自身关联
多维关联
关联与依赖的对比
相似:
关联暗示了依赖,二者都用来表示无法用聚合和组合表示的关系。
区别:
- 发生依赖关系的两个类都不会增加属性。其中的一个类作为另一个类的方法的参数或者返回值,或者是某个方法的变量而已。
发生关联关系的两个类,类A成为类B的属性,而属性是一种更为紧密的耦合,更为长久的持有关系。 在代码中的表现如下:
- 从关系的生命周期来看,依赖关系是仅当类的方法被调用时而产生,伴随着方法的结束而结束。关联关系当类实例化的时候产生,当类对象销毁的时候关系结束。相比依赖,关联关系的生存期更长。
聚合(Aggregation)
聚合关系使用实线加空心菱形表示。聚合用来表示集体与个体之间的关联关系。
例如:班级与学生之间存在聚合关系
|
|
组合(复合,Composition)
复合关系使用实线加实心菱形表示。组合又叫复合,用来表示个体与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关系。
例如:学生与心脏之间存在复合关系
|
|
聚合与组合的对比:
- 聚合关系没有组合紧密。
学生不会因为班级的解散而无法存在,聚合关系的类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;而学生如果没有心脏将无法存活,组合关系的类具有相同的生命周期。
这个从构造函数可以看出。聚合类的构造函数中包含另一个类的实例作为参数,因为构造函数中传递另一个类的实例,因此学生可以脱离班级体独立存在。组合类的构造函数包含另一个类的实例化。因为在构造函数中进行实例化,因此两者紧密耦合在一起,同生同灭,学生不能脱离心脏而存在。
- 信息的封装性不同。
在聚合关系中,客户端可以同时了解Classes类和Student类,因为他们是独立的。
在组合关系中,客户端只认识Student类,根本不知道Heart类的存在,因为心脏类被严密地封装在学生类中。
理解聚合与复合的区别,主要在于聚合的成员可独立,复合的成员必须依赖于整体才有意义。
泛化(Generalization)
泛化是学术名称,通俗的来讲,泛化指的是类与类之间的继承关系和类与接口之间的实现关系。
继承关系使用直线加空心三角形表示。
类接口的实现关系使用虚线加空心三角形表示。
总结
依赖、关联、聚合、组合与泛化代表类与类之间的耦合度依次递增。依赖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比较弱的关联,聚合是一种比较强的关联,组合是一种更强的关联,泛化则是一种最强的关联,所以笼统的来区分的话,实际上这五种关系都是关联关系。
依赖关系比较好区分,它是耦合度最弱的一种,在编码中表现为类成员函数的局部变量、形参、返回值或对静态方法的调用。
关联、聚合与组合在编码形式上都以类成员变量的形式来表示,所以只给出一段代码我们很难判断出是关联、聚合还是组合关系,我们需要从上下文语境中来判别。关联表示类之间存在联系,不存在集体与个体、个体与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。聚合表示类之间存在集体与个体的关系。组合表示个体与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。
依赖、关联、聚合与组合是逻辑上的关联,泛化是物理上的关联。物理上的关联指定是类体的耦合,所以类间耦合性最强。